为响应我省团委部署及青年马克思在线学习课程要求,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将自己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在本次寒假的时间里,依据活动中的就近原则,我在自己的老家河凤桥乡与邻村的双竹园村进行了本次的寒假实践活动,以下为我的实践报告。
一、实践过程
(1)河凤桥乡
1.2019年01月24日,开始执行对于河凤桥乡的实践调查活动,首先是走访河凤桥乡的周边政府办公区域与教育区域,了解关于当地的改革开放的40年来的历史;
2.2019年01月25日上午,走访位于河凤桥中心居住区域——河凤桥小商品市场周遭街道,与当地的街坊邻居互动,了解当地的人们对于这些年的变化的切身体验;
3.2019年01月25日下午,于当地的一些施工地进行走访,拍摄记录当地的一些工程的变化,并进行材料的整合总结。
(2)双竹园村
1.2019年01月27日,与双竹园村的老人们进行互动,了解当地老人们的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生活条件的变化,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改革开放40年里我国的沧桑变化;
2.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合。
二、调研收获
(一)当地简介
河凤桥物华天宝、土肥水丰,盛产优质大米、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业兴旺发达,是商城土鸡、淮南黑猪的原产地,同时地理优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它是河南省道教圣地观音山矗立乡中部,也是豫南地方戏剧花篮戏的起源地。而在四十年前,河凤桥乡还是一个穷困的小乡村,虽位于我国平原地带,周遭的主要居民生活仍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态,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开始,河凤桥乡开始了突飞猛进地飞跃发展,当地居民的过年娱乐活动从刚开始的跑几里路去逛庙会看皮影戏,在通上电以后,渐渐变成了家家户户的电视中的春晚的欢声笑语,电脑,冰箱等电子设备渐渐从一个村子都不一定有个的稀有货变成了家居必备,而特别是在最近乡长所提出的“十件实事”的要求里,更是把我乡的建设发展推进了一个大进度,并在近年里将完成脱贫。

图一 河凤桥乡新华书店旧址
而双竹园村的居民体验比之更加明显,双竹园村位于偏远位置,在40年前,当地的居民发展极为困难,吃饭依旧是每个家庭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在这40年的发展里,每家不仅都渐渐脱离了自家的破旧的土坯房,盖起了自己的小楼,村中的土路也在最近的扶贫中改成了整洁而又宽敞的水泥路,而在即将临近的新年里,当地也彻底摆脱了那种困窘的气息,每一个居民门前晾晒的满满的丰富的年货和挂满的喜庆的灯笼都无不在宣告着这个小村子的新生。
(二)经济与社会事业建设
无论是对于河凤桥乡来说还是对于双竹园村来说,40年前都是一个艰苦而挣扎的时代,当时的的本地基本上没有电器设施,居民的饮食条件连温饱的基本要求几乎都做不到,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糠饼都是不到过年都难得一见的美味,教育观念较为落后,不少孩子只能边做农活便边趴在田埂上完成学习作业。

而在今天,随着这些年来的进步,河凤桥乡已形成四条线四大片规划。四条线:一是沿商淮路的蔬菜生产线,二是团结至赵棚小杂果种植线,三是河凤桥至姚堰的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线,四是八里滩至响塘岗养殖业发展线。四大片:河凤桥、辛店、团结、南司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观音山、栏杆桥、杨堰、新楼、立新、姚堰小杂果生产基地;莲花塘、龙头桥、田湾、响塘岗、十里头、八里滩养殖示范基地;黄畈、新桥、河凤桥、高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
而且,除此之外,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不断进步。全乡20所小学、3所中学共有23幢教学楼,三所中学均建有试验楼,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到三类标准。卫生院门诊楼和计生所技术服务楼设施配套齐全,医务人员技术精湛,为广大群众和育龄妇女提供了优越的医疗保健条件。“以前在我们这里当地的医院除了感冒什么都不敢看,条件不行,基本上治病都靠那些赤脚郎中,现在在自己的乡里都有一家专业的医院了,大病小病几步路就可以处理,比原来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河凤桥乡的街道上的居民对医院的评价,正是对河凤桥乡改进的最大肯定。


图片4
而现在的双竹园村在改革开放以后,“五个持续加力”的当地政策之下,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2014年,该村将宣传引导工作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始终,不断增强普通群众的主体意识,结合“双争”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家庭、文明公民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双竹园的强大合力。该村开展以“三清五化”为主题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实现村庄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美化。累计清理垃圾、柴草垛、残垣断壁120处,清理沟渠1.7公里,清运垃圾80吨,涂白墙体2000平方米。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成立专职清洁队的伍,配套环卫设施,建立垃圾填埋场,推行“户集、组收、村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垃圾定点、定时清理。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加强动态监管和跟踪问责,保证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
三、个人感悟
改革开放40年,在这短短的4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岁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以小见大,从河凤桥乡和双竹园村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
继往开来,中国的发展永不止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青年人,享受着前辈们艰苦奋斗所创下的伟业,在久远的将来,我们也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份荣耀在我们的手中被打磨冲淡。我们会努力做到更好,磨练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底蕴,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化在自己的骨子之中,方能不负国家,不负社会,不负先烈们对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