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2 131
青马风采
首页 > 青马风采 > 2017-2018社会实践
关于载人航天精神的社会实践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临床医学(五年制) 王国涛(1712班) 吴霜(1703班)    点击数:14060

一、实践目的

十九大召开之际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出发点,多角度深入了解中国载人航天成功背后的故事。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从2005年开始神州六号成功发射至如今的天宫二号任务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引得世界瞩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骄人成就,是伟大祖国的荣耀。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二、实践内容

时间:2018年2月21日

地点:浙江省义乌市退役飞行员张夏闽家中

人物:退役飞行员张夏闽

具体过程内容:

张夏闽,男,退役飞行员,曾在甘肃与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共事17年,飞行22年,带过近千位飞行学员,驾驶战斗机约一万多架次三千多小时。在22年的飞行生涯中,他在部队里从班长一直升到团长级别,开过苏教六、米格15、歼教五等国产喷气式第一代第二代飞机。他年轻时,心性单纯天真,到了许昌,碰到军队改革,赶上八三年八四年裁军,被裁到大西北飞高教机,留下当教员。飞行员虽然待遇高,但是飞行寿命短,黄金飞行时间不过十几年,当飞行员的过程十分崎岖。所有人觉得飞行员是多么的风光,可以像一只雄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可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幸降落在这个或那个飞行员身上。虽然每隔一两年都会有战友牺牲,但是他们始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祖国航天事业中,无怨无悔,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当飞行员固然光荣,但是在所有风光的背后,是无尽的努力和刻苦的训练。从最基本的地面上的体能训练再到驾驶战斗机在空中进行的各种训练,不论是多么强大的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遭受非常严重且难以忍受的摧残。但是他们是守护祖国的空中防线,他们的战斗能力是一个国家军队实力的直接体现,因此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他们都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驾驶战斗机是一件光荣的事,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高空中,当你眺望远方,你会感觉你是祖国这片天的守护者。当你注视脚下,你会感受到你的高度,以及你的责任。但当你回到眼前,动作的变化和姿势的调整,以及高加速度带来的对身体巨大的压力,拉升和向下压机头对脑部和眼部带来的冲击,对每一位飞行员的身体、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航天员是从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宇航员的任务最主要的便是担任外太空技术实践。在提及他的战友费俊龙时,张夏闽感慨万千:“其实当时就算他不能上去,我也能上。”同是空军飞行员的他们,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可以说都不相上下,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因此也决定了两个人道路的不同。

在招宇航员期间,因为考虑到各种原因,张夏闽没有去参加宇航员的招募,而是留在原先的大队中继续当一名空军飞行员。而费俊龙则非常顺利地通过层层考核,并最终成功上天。作为费俊龙和聂海胜的战友,虽然他并没有能够进入太空,但是他在看到他们成功飞天后也感觉非常激动和欣慰。而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顺利返回后在杭州召开记者会时也第一时间邀请张夏闽到场,会后也前往张夏闽家中洽谈,他们给他看了一些相机里的照片,从中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昼夜的交替以及时空的变换,那是与电视上报纸上所描述的完全不同的感觉。战友之间的感情是深厚的,纵使许久未联系,也丝毫不会影响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毕竟他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分享快乐、一同分担痛苦。这段友谊是不会改变的,战友之间的相互牵挂也不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在他们在返回后第一时间就想到要来看望老战友。在他们的眼里,战友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采访当天,张夏闽恰好穿着当年在部队里穿的皮大衣,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他顿时眼里饱含泪水,感慨道:许多事情虽然平凡,但是他觉得,难忘的东西在于平凡,过去的经历难以忘怀。

在部队的这些年里,张夏闽经历过的,遇到过的,很多很多,其中有带出学员的欢悦,也有跳伞撞地或是操作失误亦或是飞机故障导致战友牺牲的痛苦,还有驾驶战机翱翔空中的那种平静和认真。在感情上,他与他妻子于多年前在火车站相遇,那时的他时常往来于部队和家之间,而她则是在火车站卖票的,一次巧合让他们俩相遇、相识、并相恋,她对他很好,相识几十年来,他们俩几乎从不吵架,在任何问题上出现分歧都是笑着说过去的。俩人在平时生活中也互相帮助互相照顾,配合十分默契。

谁都有过年轻气盛的时候,张夏闽也是,但是经过部队的洗礼,今天的他,遇事沉着冷静,待人友善大方。他的爱好不多,退役后,他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除了日常繁忙的工作以外,他会在工作之余看看新闻,看看电视,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和他人围坐在茶桌旁,一边泡茶喝茶,一边畅谈。在战斗机中的训练副作用依旧还在,他头上稀疏的头发,正是他年轻时在战斗机中克服重重困难的真实写照。

张夏闽先生说,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是全人类的,是无国界的。人类需要大爱这种精神,不仅仅在于全球化,更是心与心的交流。况且外太空技术才刚刚发展起来,正是需要这种全人类的大爱精神,无论是技术人员的无私的奉献还是宇航员刻苦的训练,都是促进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因素。对当飞行员的这段经历,张夏闽先生感受颇深,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我们自己的个人意识中,奋斗过程因为未知所以在不停地挑战自我。在交谈过程中,我们从张夏闽身上看到了,我们载人航天技术能有如今的发展都是因为像张夏闽这样的大爱之人前赴后继,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却依然在不断努力,脚踏实地,肩负使命在向前进,永不停息,永不言弃。


11

张夏闽一家与费俊龙(左一)聂海胜(右一)的合影


三、实践结果和实践体会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乐,以苦为荣,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顺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通过深入了解载人航天精神和与张夏闽先生的交流,我们作为医学生,更应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肩负治病救人的使命和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漫长的学医路上,我们也应如张夏闽这样的飞行员一样,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信仰梦想,确定明确的目标,自我定位准确,这样在这学医路上,必然一路花香。

或许在这些追逐的路上,很是平淡无奇,但是就如张夏闽先生所说“最难忘的东西在于平凡”,中国载人航天成功背后,无论技术员还是宇航员生活或许几乎总是平淡的,很多人甚至普通平凡到只是一名简单的技术员,但是说起他们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努力,那段时光,必然是难忘的,像天上的繁星,普通却发着璀璨的光芒。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未来的医生,我们的生活或许每天在医院,平淡无奇,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现在或是未来,都只是社会中非常平凡普通的一员。可是,作为医生,你会因为救死扶伤而骄傲;作为环卫工人,你会因为城市的整洁而骄傲......不管在何处,不管担任着怎样的角色,你都会在那段虽然平凡清淡的生活中,看到阳光照耀,鲜花似锦。

载人航天精神并没有多么的远离生活,不可触碰,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当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弘扬追逐。


尾部_new_ggpx2


 课程数 [ 0 ]   总人数[ 0 ]   访问学习次数[ 0 ]  
在线人数[ 0 ]   当日登陆人数[ 0 ]   当前批次参训人数[ 0 ]  
主办单位: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学生联合会
承办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技术支持:湖南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15386415940  
湘ICP备12002485号-1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