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2 131
青马风采
首页 > 青马风采 > 2017-2018社会实践
听爷爷讲述红色故事
中南大学 黄宇超    点击数:3522

我来自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小县城,南丰是它千百年未曾变过的名字,素有着蜜橘之乡的称呼。江西省第二大河流的盱江从此地流过,丰沃了南丰的土地,哺育了两岸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连接两岸的盱江索桥在我的家乡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时候也经常站在桥边上眺望远处的寺庙。在我的记忆里,家乡从来都是安宁祥和的代名词,普通却不单调。可是,在那段战火纷飞,人人动员为国家和平与统一出力的年代,作为南丰苏区的我的家乡,也曾在抗战时期经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

在查询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后,再结合近代史课上所学的知识,我了解到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开始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并把重点置于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企图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红军。从此,红色苏区便进入反对敌人大规模“围剿”的新阶段。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面对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的严峻形势,南丰苏区作为第一次反“围剿”的前沿阵地,在南丰县委和南丰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宣传贯彻毛泽东、朱德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广泛进行了壮大地方武装、扩红、支前、筹粮、筹款、积极参战等工作,有力地配合主力红军,打击国民党军队和反动的地方武装。全县苏区辖地的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全部都自愿加入了赤卫军组织。

1930年下半年,宁都游击队、宁(都)南(丰)游击队、乐安独立营三支武装合编为宁(都)南(丰)乐(安)独立第三团,在宁都、南丰、广昌、宜黄、永丰等县边界游击,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反“围剿”。 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对苏区第一次大“围剿”之际,南丰赤卫军与宁都赤卫军、兴国赤卫军、东固赤卫团协同作战,在泰和的鸡公山一带同国民党正规部队作战,力挫蒋介石既定的“长驱直入”、“分进合击”、“决定于吉安、泰和、赣州以东,永丰、乐安、南丰以南地区,将东固红军根据地包围而聚歼之”的战略目标。而后的几次成功的反围剿战役中,都有着我们南丰子弟的一份鲜血与生命的付出,作为党的拥护者,我们紧跟党的脚步,在党的领导下与敌人顽强斗争,打出了党的风采,打出了人民的风采。而以南丰早期革命家赵醒侬烈士命名,在原县烈士陵园原址兴建的醒侬公园,正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缅怀与敬仰。

而我也坐车来到当年作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的太和镇康都村的遗址门前,由于摄像技术的限制以及天气的影响,图片就直接采用从网上收集的照片。图为遗址内陈设。但是由于时间的确过去太久了,当年见过或者知道那些战役的长辈们早已去世,听长辈提起过那段历史或者留下纪念物之类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难以联系,所以我的康都之旅也就到此为止了。

10

回家之后,我不甘心就此结束,询问了我的爷爷是否还留有当年红军留下的东西,我才知道了我的爷爷在国共的时候也是参过军上过前线的,并且到现在当初一次危险的经历,已经将近90岁高龄的爷爷还记得。

当时是在一次任务中去侦察敌人的营地的方位,当然不是在南丰,当初随部队辗转,现如今早已记不得地名了,但却记得那个时候出来侦察的一行人意外的被敌人的巡逻小队给发现了,巡逻几人二话不说上膛抬枪瞄准,警告爷爷等人在原地等待搜身,一行人被枪指着当然不敢轻举妄动,可眼看就要过来确认身份,哪能让他搜身呢,扒开外衣可就是军装啊!眼瞅着二十几步的距离,人就要到身边了,就在这时小队长看准时机,在后面举枪的人注意力松懈,没有继续瞄准的时候,大喊一声,跑!几人反应也快,立马先弯下身来拉低身形,然后就向来时的树林蹿了进去,巡逻几人知道不对直接开枪,可在没提前瞄准的情况下移动的靶子又哪里有那么好打呢,草草开了几枪无果,就也追了进来,可一边跑还要停下瞄准开枪的国军是肯定追不上只顾逃跑的爷爷一行人的,眼看着就要放跑了爷爷几人,坏就坏在这次跟来的还有个没经历过这种生死关头新兵蛋子,也许是某一枪打在了他的脚底,也不管是震麻了还是吓麻了腿,一下就软倒在地,靠在树后不敢再跑了。我的爷爷回头一看,后面人还在追,不跑那就死定了啊,兴许被一枪打死了还好点,在那个管杀不管埋的动乱时期,被活捉那肯定要受尽拷问,生不如死,说不定营地还会有危险。而我爷爷此时共产主义过心间,都是战友,不能见死不救!就咬着牙回身跑过去,拉着那人就往接下来跑的方向拽,说道,不要命了?跑啊!这人也反应过来开始跟着跑,而就在这时,稍微蹲起身的我的爷爷突然感觉头上一凉,头上的帽子从自己面前飞了过去,可这时候哪里来得及去想为什么或者捡起来什么的,跑就对了,没过多久,国军几人放弃了深追。在到达安全位置后,发现没人追上来了,几人才敢停下来休息,这时候我爷爷才感觉到头上渐渐变得明显的疼痛,当时太过紧张以至于无法思考,这时停下来才发现头皮破了一道口子,回想起来知道了,那时飞出去的帽子之所以会飞到前面是因为被枪子儿给打中了,子弹正好擦着头皮过去了带出一条伤口,爷爷自己是真真切切的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故事到此基本也就结束了,不过据说当时白天出营晚上我爷爷手还在抖,我笑出了声,但也明白,虽然打仗总要死人,但真的轮到自己谁能不害怕呢?奶奶也在一旁回忆,当时爷爷写信给还在交往的奶奶之后,着实把奶奶吓的不轻,还好爷爷命大没事,多了些时日,才归于往日的生活。不就国民党退居台湾,我爷爷调回家乡组建家庭进入单位工作,才有了我现在一大家子人。

故事虽然简单,但却着实令我心潮澎湃,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不知何时就可能有生命危险,为什么我的爷爷还是选择了去救那个人呢?在我看来,这就是革命同胞之间的友谊,虽然两人还是互相比较陌生的,但是同为共产党人,那就是一家人,这种团结的精神,为了他人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救下这一个人,革命的力量就能多保留一分,不顾一切英勇战斗为了革命的精神,在这一刻显得十分耀眼。至于考虑到保密的问题,我觉得那时是来不及想那么多的。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革命英雄主义,而之所以我们能过着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和那些在历史中默默无闻献身于革命的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他们为国家尽心尽力,我们才能享受和平,享受党和国家带给我们的安稳幸福的生活,而尽管我们会慢慢淡忘这些具体的一桩桩一件件故事,但是包含在这些故事中的这种精神,我们必将持续的传承下去。负重前行,争取为党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不会辜负这些前辈们有可能没能亲眼看见的光明的现在。

粉冶院

粉体1605 黄宇超


尾部_new_ggpx2


 课程数 [ 0 ]   总人数[ 0 ]   访问学习次数[ 0 ]  
在线人数[ 0 ]   当日登陆人数[ 0 ]   当前批次参训人数[ 0 ]  
主办单位: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学生联合会
承办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技术支持:湖南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15386415940  
湘ICP备12002485号-1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