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的召开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十九大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以及中国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借此寒假之机探寻红色记忆、发掘红色故事,进行一次有意义有深度有思想的实践活动。担当起我们身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提升我们青年“红色筑梦人”的使命担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
我的爷爷魏慎智先生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横沟村一户普通人家,1947年出生,当时正处在国共内战时期。那时的爷爷还不记事,只是后来听他的母亲我的曾祖母提起那段往事:在内战初期,实力差距悬殊却深得人民信任的中国共产党,到后来不负众望,领导人民站起来依然初心不变的中国共产党。爷爷从新泰师范毕业那年,学校需要在应届毕业生中选出十人去东北支边。那时的东北不像现在这般繁华热闹,还成为旅游度假的胜地。70年代的东北是荒凉寒冷的偏僻之地,村庄稀少,少有人家,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刚刚毕业,二十出头的爷爷毫不犹豫决定远离家乡,到遥远贫穷的东北,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这一去就是八年。
爷爷把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说他不信神,不信鬼,中国共产党是他唯一的信仰。他亲眼所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爷爷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吃不上饭,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把地主的地分给农民,一家人可以吃饱饭,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也不会像建国前那样经常没饭吃甚至饿死的情况出现了。后来在国家的补贴下家家的孩子们都可以上学了,都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再也不用羡慕地主家的孩子可以读书识字。去东北支教,让更多像爷爷那样穷苦人家的孩子可以圆一个上学的梦想,更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那样去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去支持祖国的伟大事业。用这八年的艰苦奋斗去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用自己的行动去热爱自己的祖国,承担起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爷爷给我讲起支边的故事。
东北的冬天格外的冷,天还没亮,爷爷就赶到教室去检查炉火烧得够不够旺,屋子里够不够暖和,看着学生们陆陆续续地来到教室。上课之余,爷爷总向学生们讲起红军长征的故事,讲述和平与胜利来之不易,一张张懵懂的小脸蛋露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未来的憧憬。他常常对学生们说毛主席的一句话“做一个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红色的种子伴随着知识的沃土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岁月艰苦,谆谆教诲的星星之火终将在下一代、在祖国的未来成势不可挡的燎原之势。还有一次,学校里一个姓田的学生手术需要输血,学校向全体师生征集献血,爷爷和几位老师知道消息后即刻赶到医院,经过检查只有爷爷的血型配适可以输血,爷爷一人无偿捐献手术所需全部血液,孩子的家人非常感激,叫孩子认爷爷为干爹,直到爷爷八年支教结束回到山东,一直与孩子的父亲书信来往。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义无反顾、事事冲在前面,爷爷告诉我:“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很轻,就好像细柳扶风般那样平常那样自然;它又很重,重到让爷爷足以坚守一生、至死不渝,始终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准则做人做事。
支边期间,爷爷潜心教书,一直忘不了自己那个多年来的心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他都深深地铭记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如何一步一步不断壮大,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不拿人民一针一线,与人民相互扶持并肩奋斗,党的无私奉献深深地感染了他,爷爷觉得只是去支边固然能为祖国发展带来帮助,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愈发坚定。爷爷深知,党对党员的要求很高,他必须更加努力,努力让自己的品质思想、工作态度作风都能符合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
支教期间,由于教师人数并不多,爷爷一人教授数学、政治两门学科,又是班主任,工作量很大。起初没有经验,学校又急需教师,除了凡事亲力亲为一点一点摸索经验没有丝毫松懈,他还经常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一张微皱的日程表上安排得满满当当,什么时间备课,什么时间给稍落后的同学补课,在行程表的最后有一行醒目的大字“为人民服务”。经过岁月的刷洗,纸张开始泛黄破旧,唯有这行隽秀的字在艰苦的岁月中历久弥新,或许这就是在这八年里一直支撑他的信仰,无论严寒酷暑又风雨兼程,坚定而执着地走向那间承载他心血与青春的教室。这些年爷爷将一份入党申请书改了又改,一直没有交给组织,他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他们真真正正地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始终奋斗在祖国事业的前线,爷爷以他们为荣,更以他们为榜样。不管是大雪深数尺牵起一双双小手翻过几座山将他们送回家,还是每天清早将家中的木炭背到教室去融化孩子们一路而来的半身风雪,始终不变的是对党的承诺与初心。不只是学生,即使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爷爷也会尽其所能倾心相待。一次春节过后返回东北的列车上,爷爷旁边坐着一个第一次去往东北务工的青年。列车到站时已近黄昏,看到天色已晚,爷爷邀陌生的年轻人到自己住的宿舍过夜,第二天清晨经过多番打听找到青年想要去务工的林场,当时学校还未开学,爷爷亲自送他过去。于我而言,帮助别人可以获得内心的幸福与满足,而对爷爷来说,助人为人好像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成为共产党人必备的素质。经过很多年努力,爷爷终于将这份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党,这份入党申请书每个字都斟酌良久,每个字都饱含深情。爷爷经常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作为人民中的普通一员,这么多年接受党的帮助,看着新中国的每一点变化,看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回报些什么。1973年3月,爷爷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党光荣的一员,终于可以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为祖国为人民献上自己的忠诚与坚守,服务与奉献。这次终于有机会像其他共产党人一样,以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名义,为祖国、为人民、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经常对我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这一辈子做过的最好的事,是他毕生的追求。直到现在,爱党敬业,无私奉献,踏实做人,不计得失,是他人生历程里最耀眼的部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贫穷落后的建国初,还是人民生活大大提高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二十一世纪。
支边结束后,爷爷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依旧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时经济还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像现在这般殷实,爷爷每月的工资只有七十几元,奶奶做点小生意跟着爷爷养家糊口。那时爷爷村里有一个老人,无儿无女孤苦无依,年轻时种种地养活自己,现在老了,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爷爷经常帮助他,即使非亲非故,也会经常给他送一些自己家种的地瓜萝卜,后来爷爷到了镇上工作,不经常回村,就将自己工资中拿出二十几元给老人寄过去。爷爷不忘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即使那时自己并不富裕,不舍得给自己的儿子买糖果,却省下钱来去帮助别人。那位老人感激爷爷的帮助,每年过年都会到爷爷家来,将自家树上的果子拿给爷爷吃以示感激。红色基因早已在爷爷心中扎根,从小爷爷就教导我,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都有用的人。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所作的贡献,传承红色精神,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来到中南大学之后,爷爷坚持要来长沙看一看,看看这流淌着红色血液的革命圣地,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湘江河畔,橘子洲头,爷爷瞻仰了毛主席的塑像,毛主席伫立在那里,他眺望着远方,仿佛可以看穿过去与未来,看到我今日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世界上越来越拥有话语权,离伟大中国梦更进一步。爷爷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爷爷,和我爷爷那一辈人,用他们的言行践行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承者党全心全意无私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继续沿着前辈的脚步,共同奋斗。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从爷爷那里,已经传承到了我的精神世界,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上。我又怎么能忘记那些深深感动我们、感染我们、激励我们的伟大精神呢?她必将带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传承红色思想,并将她发扬光大,让这些记忆这些故事,永远传承红色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前进动力。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1703 魏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