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2017级制药工程一班 程颖
指导老师:湘潭大学 周春初老师、邹潇老师
一、序言
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盛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每当想起我们之于国家的意义就不由得想起梁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我们是青年,我们身上肩负的是对自己、他人和国家的责任。如果我们青年对国家对党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的认同感,就能更好地在各行各业发挥自身的作用,就能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
追寻不只是对革命纪念地简单地瞻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来了解过去那段艰辛的历史,来使自己精神得到升华。追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红色精神当然不能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而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要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学习更多。
2017年2月16日,我再次探寻了位于家乡的革命遗迹,这的确是一次收获良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正文
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得我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今年我报名了湖南青年马克思主义网络培训,希望借此来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又很幸运地获得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真的十分惭愧,纵使我在家乡(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生活了十八年,纵使知道它是黄梅戏的起源地,是中国佛教禅宗之地,是楹联之乡,但是我却不知道它在革命年代也经历过一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这里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他们为了革命前仆后继,许多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遗憾的是,我看过那么多爱国主义教育片,瞻仰过那么多革命英雄,却从不曾关注发生在自己家乡的这些英雄往事。非常感谢青马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更加了解了这片自己生长了十八年的可敬可爱的土地,当我从当过兵的爷爷以及作为老党员的外公那了解到那些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才发现如今安静祥和的黄梅县原来曾经历过那么波澜壮阔的斗争岁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梅县是湖北省的东大门,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山明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号称“同志三千,群众十万”,享有“小莫斯科”的声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黄梅县先后是湘鄂赣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黄梅一直是抗战的前沿阵地和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黄梅人民的革命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因此黄梅县享有小莫斯科的荣誉称号。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梅抗日根据地既是新四军五师的重要活动区域,又是沟通华中华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解放战争时期,黄梅人民为支援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为支援渡江战役斗争英勇贡献巨大,可以说民主革命时期黄梅红旗不倒,斗争不断。帅荣、胡大荣、周学义、赵正洪四位将军就是黄梅的骄傲。而众多仁人志士更是抛头颅洒热血,浴血疆场,舍生取义。李子芬、吴致民、宛希先、宛希俨、邓雅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据不完全统计,黄梅有名烈士达3000多人,无名烈士多达10000多人。在牺牲的先烈中,地师级以上的近20人,建国前的37任县委书记就有20多人为革命英勇牺牲。黄梅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黄梅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黄梅的历史是厚重的,底蕴是丰富的,地位是突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些重要的党史人物,重大的党史事件,丰富了黄梅的历史宝库,铸造了黄梅的历史丰碑。从1924年8月黄梅地方党组织建立,到1949年5月黄梅全境解放,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黄梅地方党组织发展如火如荼,革命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党领导着黄梅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篇章。1949年5月8日,黄梅全境解放。至此,黄梅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黄梅县始终红旗不倒,火种不断,斗争英勇,贡献巨大。
这一段英雄往事令我无比自豪,在爷爷的建议下,我参观了红十五军成立纪念碑。走进吴祥村的村口,便能看到一座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的旗帜雕塑,村后山头上矗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成立纪念碑,碑上的红星在青山绿水间格外耀眼。山下是一座碧波荡漾的水库,当年红十五军成立时的大会场就在这片水下,从红十五军走出了一批优秀的将领,他们中的十多位成为开国将军,首位军长蔡申熙被评为中共党史上的33位军事家之一。如今,在红十五军成立纪念碑的山坡上,环绕着一座座烈士墓碑,他们大部分牺牲在1930至1931年间,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只有19岁。还有许多的无名烈士墓不知道主人的姓名是谁,老村长吴宏记成了这片墓园的守墓人:“就是有骨、找得到骸骨,但不知道是谁。这些骸骨都是当年我亲手在黄梅县烈士陵园那个地下室里搬出来的。搬出来以后就买罐子,就放在罐子里。”
吴宏记说,很少有烈士后代前来祭奠,因为大部分烈士牺牲时还是二十出头的青春年华:“但有的烈士什么都没有,就没有墓,既没有遗物也没有骸骨。大部分烈士都没有后裔,因为那时候都是年轻人参加。”
他们没有来得及看到胜利的太阳,然而,他们的革命精神犹如阳光已经洒满荆楚大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缔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激励着更多的后来人奋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当我走在红十五军纪念碑坐落的大别山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牛头山,看着这安静祥和的一派风景,才想起自己十三岁的时候曾经来过这里,当时上初中的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班级同学一起来到这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时的我,年少不知愁滋味,一路上和同学嬉笑打闹,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还抱怨着这个地方不好玩。回想当时的自己,是把这一次旅途当成郊游来进行的,可是当我再一次来到这里,心境完全不同了,当我知道有许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曾长眠于此,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他们孤零零地在这里守候着,没有后代来瞻仰他们——因为他们牺牲的时候自己都是个孩子呀!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心中一痛,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安详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我开始理解了为什么他们要前仆后继地去战斗,因为他们心中有崇高的革命理想,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飘扬,这才是他们斗争的动力。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绝不能忽略了革命先辈为我们的今天做出的牺牲,更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今天安逸的生活,而应该继续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为了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培育社会主义道德,做一名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三、实践体会
1、有利于增强我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个阶层人员打交道,从而培养和锻炼我们实际的工作能力,对我们以后参加工作生活有着直接的帮助。
2、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较为可观的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有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是真空下的知识,难以直接的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恰恰社会实践给了我们这个机会,逐渐提高我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中的能力。
四、个人感悟
感谢青马培训感谢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我从另一个维度重新认识了我的爷爷和外公,重新认识了我的家乡黄梅县。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富强的环境中,就容易忘记我们的国家曾经受过的屈辱,容易忽略先辈们为了人类解放而战斗的伟大。历史不是用来忘却的,历史也不是用来后悔的,历史更不是用来调侃的,历史是我们用来思考与借鉴的。正如唐太宗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兴替。愿我们广大青年朋友可以通过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辈们的精神,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去践行它们,将我们的中国建立得更加美好。
化工学院
2017级制药工程一班 程颖
2018年2月16日
辅导老师:周春初老师、邹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