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2 131
青马风采
首页 > 青马风采 > 2017-2018社会实践
关于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 “半床棉被”的社会实践报告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二班 王娟芳    点击数:1325

作者王娟芳

学院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二班

时间2018年2月23日

地点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

对象沙洲旅游景点的管理人员

经过与方法进入景区,先自己考察,在询问当地管理人员

目的: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

 

1934-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过草地、翻雪山,在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中完成了长征伟业,这是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英勇奋战、勇于开拓的精神写照,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路上,他们纪律严明,关心群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半床棉被”,温暖了穷苦百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南省汝城县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是红军长征进入湖南省的第一站。

村口,一位老妇人三十年如一日地站在那里,神情焦虑,时刻眺望着远方,似乎是在等待谁的归来。

那是1934年11月初,红军长征经过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与国民党展开了一场大战,三名女红军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傍晚时分,掉队的3名女红军战士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到了一个名叫沙洲村的地方,但是她们没有进村,而是敲开了离村几十米远的一间破茅草屋,茅屋的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即徐解秀夫妇。尽管她们来到的这户人家贫困不堪,食不果腹,但是徐解秀夫妇还是倾其所有,为三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战士做了一顿晚饭。

吃过晚饭后,徐解秀夫妇主动提出让三名女红军战士在此留宿一晚。于是女主人徐解秀将三位女红军领到了床边,那是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因为家里很贫穷,当时床上的破席下面只铺了一层稻草。看到这种情形,三位女红军赶紧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床棉被打开。那一晚上,三位女红军和徐解秀四个人同盖着这仅有的一床棉被,睡在那张用楠竹钉成的床上。

第二天一早,女红军战士醒来发现,男主人朱兰芳在门口的草垛上睡了一个晚上,目的就是守护她们,给她们放风,面对此情此景,三位女红军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胜感激。

临走时,三名女红军战士要把她们唯一的一床棉被留给这家收留了她们的穷苦百姓,但徐解秀女士觉得红军战士比自己更需要这床棉被,所以徐解秀拒绝了三位女红军战士的好意。百般推辞之下,其中的一位女红军战士毅然拿起剪刀,将她们仅有的一床棉被对半分开,一半自己带走了,另一半留在了徐解秀女士家。并亲切地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以后,我们一定会来看你们,到时候给你们带一床很新很暖的棉被。”徐解秀女士很是感动,并担心山路崎岖,三位女红军战士再次迷路,于是徐解秀女士让自己的丈夫朱兰芳给三位女红军带路,领着她们翻过大山,追上她们的队伍。

遗憾的是,英雄已经无处可觅,徐解秀的丈夫再也没有回来,那三名女战士也没能履行她们的承诺,给徐解秀带来新的暖和的棉被,从故事来看,徐解秀的丈夫和那三名女战士应该是在追赶她们队伍时失踪了,而徐解秀女士则天天在村口眺望,她在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也等待着三名女红军战士给她带来又新又暖的棉被,她清楚地知道,丈夫以及三名女红军战士归来之日就是革命成功之时。然而革命成功了,她等的人却没能回来。后来,她将那半床棉被保存了起来,这是她对三名女红军战士的感激之情,也是她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之情。

1991年12月,徐解秀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她还念叨的是送给她半床棉被的三位女红军战士,并嘱咐子女:“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共产党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穷人的好人。”

因为半床棉被,一位年轻妇人付出了她的爱人,付出了大半辈子的等待。即便如此,她仍然告诫子女要相信中国共产党,要跟着共产党走,她毫不动摇地信任、爱戴着中国共产党。

三位女红军战士留下的半床棉被是长征精神的最好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展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他们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无论是面对皑皑白雪,还是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地;无论是面对干渴饥饿,还是严寒酷暑,他们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韧不拔地与敌人顽强作战;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在新的时期,新的社会当中,很多文化与理念相互冲突,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必须铭记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不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享改革成果。坚决抵制好吃懒做、贪图享乐、搜瓜群众的不良行为作风。

2016年10月21日,在庄严肃目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切贪图安逸的想法都要不得》重要讲话,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并明确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概念,即“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习总书记的上述讲话正是以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半床棉被”的故事为引证的,可想而知,这个故事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关于“半床棉被”的故事,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但那时候还特别小,只记得“半床被子”这个词,其它的也就没去深入探讨,甚至问个究竟。

后来,总是听到有人讲起文明乡沙洲村的“半床被子”。出于好奇,我有了一睹“庐山真面目”的念头。终于,2018年2月23日,我约了几个同学,来到了沙洲。本以为80多年过去了,现在看到的景象肯定是翻修之后的。

意料之外的是,在我们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80多年,红军的身影早已远去,当年的老房子也已经不住人了,那半床棉被也已经破烂不见了踪影,但这个村子仍然留着深深地红色印记,三位女红军用过的床仍被徐解秀老人的子孙们一直保存至今,而且房间打扫得特别干净,整洁。这一举动,一方面是他们在履行徐解秀老人的遗言,表示对三位女红军战士的感激,也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敬仰;另一方面,他们在继承和发扬长征途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优秀文化传统。

13

“半床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广大老百姓才是我们共产党人生存和发展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倾听广大群众百姓的呼声,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众所周知,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就是共产党人始终与广大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当然,除了“半床被子”的故事,党员干部心系百姓鱼水情深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例如,在影片《焦裕禄》中,焦裕禄在大年三十晚上顶风冒雪、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他来到一位孤寡老人家中,握着老人的手说:“我是您的儿子,回来和您老人家过年啦!”老人感动得抹着泪,说不出一句话。

又如,在党的好干部牛玉儒心里,百姓永远第一。曾经有人问过牛玉儒,希望拥有怎样的公众形象?他说:“与百姓时时能接近,与百姓关系亲密,不高高在上。”他言行一致,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另外,在他家里有一条“凡干部来家拜访一律不接待,但是,对于上访的普通群众例外”的规矩。他心系群众,理解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他说过一句特别暖心的话,即:“群众既然找上门来,不知下了多大决心,千万不能冷了他们的心。”在空余时间里,牛玉儒还经常走街串巷,看看哪里的路不好走,问问困难群众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相信他,依赖他,他也因此交了很多“百姓朋友”。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党员干部没有真正意识到干部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性,在人民群众面前高高在上,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怕麻烦,不愿意和群众打交道,久而久之,他们就逐渐脱离了群众。甚至有一些党员干部把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看成是“油水关系”,没有足够的好处,就不愿办实事,渐渐地便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威望。

然而自古以来便是“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所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都始终不能断,而且还应该大力发扬。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能加快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虽然“半床被子”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其所传导的情谊,应在当代被赋予新的正确解读。即:1)中国共产党要不改初心,牢记使命。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夺取了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兵无常势,水无常态”。如今,中国共产党在改革的路上渐行渐远,但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抵制诱惑,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2)基层政府组织要走好群众路线。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下,一些基层政府组织严重偏离了群众路线,当起了“官老爷”,摆起了“官架子”。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公然把人民摆在了党的对立面,造成了恶劣的群众影响。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牢记自己的使命,基层政府组织是直接联系与服务群众的一级组织,是群众心中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表,因此,基层政府组织更要走好群众路线,深入了解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3)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昔日,中国广大的农村物质匮乏,以至于家中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今天,中国已经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这一辉煌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一成果,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通过“半床被子”故事,让我们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最真切的感悟,它提醒我们,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冷暖,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人民群众,才能苦群众之所苦;想方设法消灭群众的困难,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尾部_new_ggpx2


 课程数 [ 0 ]   总人数[ 0 ]   访问学习次数[ 0 ]  
在线人数[ 0 ]   当日登陆人数[ 0 ]   当前批次参训人数[ 0 ]  
主办单位: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学生联合会
承办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技术支持:湖南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15386415940  
湘ICP备12002485号-1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