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怀着对老兵的无比的崇敬和感恩,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当年老兵的事迹,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更为了传承发扬他们为民族、为国家敢于献身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特意在谷罗山乡寻访了两位老兵,记述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谷罗山;寻访老兵;关怀老人
一、前言
在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九月三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议,抗战纪念成为了国家行为;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抗战胜利起着不可磨灭贡献的老兵们,普通民众对于他们的印象却是依旧模糊的。根据“关爱抗战老兵网”的统计,截止到2015年11月,登记在册的抗战老兵数量为4954人,去世人数为1230人,其中湖南有763名,位居全国首位。在湖南桑植县谷罗山乡,就有一群改写历史、创造奇迹的英雄们,他们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怀念,我们走村串户,在大湘西寻那些老兵。
二、实践目的
1、寻找真实的老兵。老兵,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甚至委屈,他们历尽艰辛,吃尽了苦头,然不与外人言说,甘苦自知。
解放初期,当年哪怕是最“年轻”的士兵,如今也有八九十多岁了。作为后人,我们必须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给予其应有的物质待遇和精神慰藉,给与其力所能及的关照和帮助。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于我们年轻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应抓紧时间,趁他们还健在,及时去采访他们,让他们把那段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历史告诉我们,也让我们更多地理解老人,记录历史,澄清岁月,激发对人生的感慨。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激发出内心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三、实践历程
谷罗山乡在桑植县北部,森林茂密,到处是崇山峻岭,交通多有不便,通讯更是不畅。这次我去拜访的两位老人,事先是通过父亲打探,关于他们的情况早早了解了一些。
寒假期间,我们冒着细雨,驱车三小时,来到谷罗山乡粑粑田村。
山路太窄,我们只能步行,泥泞之处,简直让人举步维艰。
走走停停,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行走四公里,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图1.蜿蜒曲折的山路
第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抗战老兵叫谭明发。他老人家今年83岁。1935年出生,土家族人。
谭爷爷告诉我们,他参加过抗美援朝。那时,他很年轻,只有16岁。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早早地就从军入伍了。他记得自己是随着队伍来到了山东青岛。在部队里,训练非常严肃,刚入部队的他,因为水土不服,多次在烈日下呕吐,很是难受,他说那时他感觉到天都要塌下来了。
辛亏有一个好心的班长,班长在生活中处处照料着他,帮他请假,帮他打饭,帮他洗衣,让他在异地他乡得到了更多的关怀。他参加过4次战斗,歼灭了许多敌人,但他觉得相对于战斗来说,班长对他的关怀才是影响最为深刻的。
讲到这个班长的时候,谭老爷爷眼含泪水。他说,如果还有可能,一定要请班长来家里吃一顿新鲜肉,不然他自己一辈子都觉得对不起班长,说完就嚎啕大哭起来。我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哭,但是能够猜测到应该是班长在照料他的时候,经常把自己碗中的肉夹给他吃,但是后来,班长却为国捐躯了,他是痛哭自己没没有机会报答当年的好班长了。
谭爷爷还说在山东,部队食堂友很多的盐巴,盐巴一多就不怎么不值钱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他们这个班的任务就是去海边附近,搬盐巴。盐巴是黑色的,每次搬完,他脖子上、身上,就像被蚂蚁蛰了一样。搬盐巴回来,就可以在食堂就餐了,这是搬盐巴出力的受到的优待。还有食堂每天都做海鲜,他说刚开始吃着还算新鲜,后来日子长了,他渐渐地就觉得受不了了。这种海鲜味深深地铭记在他的内心了,以至于后来家里做鱼,他从来不吃。
后来他们的部队开到抗美援朝前线,可那位照顾他的可敬可爱的班长,却倒在了朝鲜战场上,这让他无比伤心难过。
抗美援朝结束后,他就回乡娶妻生子。他们一直就住在这大山深处,过着简单平常的日子。
图2.抗战老兵谭明发
图3.抗战老兵张德高
第二位拜访的抗战老兵叫张德高,今年91岁,也是土家族人。
张爷爷所在部队,长年驻扎在国外,几乎没有打过什么仗,但是他也算是在维护祖国的声誉与世界的和平。
他说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因为母亲比较娇弱,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也就是靠他一手带大。为此,他感觉很辛苦,觉得生活压力很大,等到他弟弟稍微大一点时,他就去当兵了。先是在辽宁省训练后被调到湖北,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就一直没有升职,后来被派遣到老挝当兵。当了几年兵,回到家里。
开始一直没有什么补贴。作为一个老兵,生活很艰难。特别是年龄大了,需要国家帮撑一下。直到前几年,自己找到政府有关领导,才得到一些退休工资。
现在,加上低保,他一个月大约有六百多块钱,也算是够自己一个人生活了。现在张德高老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还是过得去。
四、调查分析与总结
历史在前行,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的优越生活,无疑是历代先辈努力打拼下才取得的。对于老兵们的生活现状,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去了解,并尽自己所能去缓解老兵们的遇到的难题。
我认为,解决老兵生活难的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去解决。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物质援助,通过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等方式帮助老兵们安享晚年;另一方面社会上也要积极弘扬老兵们的抗战事迹,让年轻一代知晓还有这么一群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号召年轻人们走近老兵,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关爱,让他们感觉我们这伟大时代的温暖。就比如,我所拜访的这两位老爷爷,他们虽然身处在农村,但依然应该让他们享受到祖国的进步进和繁荣,让他们明白: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
通过这次探访谷罗山老兵,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大。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
相信,从今往后,我会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明白自己未来前行的方向——在实践中成长,能够从更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