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曾祖父吴延亮,出生于1901年5月,是平南大新镇人。他是毛泽东主办的农讲所第六期中广西籍学员之一,思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非常的先进,不相信旧思想,不迷信,不怕鬼神,在破除迷信中起了带头作用,带领当地农民走向先进的方向。在革命时期,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且开展了不少地下工作。1993年出版的《平南文史》,里面还记载曾祖父的一些事迹,25年前的某份报纸上,还曾专门介绍过曾祖父生平的经历。由于时间久远,曾祖父的经历记录所剩无几。我知道曾祖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默默付出的一生,他始终把奉献党和人民作为自己的宗旨。趁这个暑假,我通过实地走访和向有关人士访谈的形式,对曾祖父的一些事迹进行调研记录,通过这一次实践,写下的这一篇报告。
1926年1月,曾祖父在国民党梧州宣传员养成所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得到了积极实施,1926年,全国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为了适应形势需要,同年3月30日,中央农民部农运委员会召开会议,毛泽东同志等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派曾祖父吴延亮、平南大新大中乡青年李赤雷等人进入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农民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广州农讲所)学习。同年,曾祖父毕业回到广西,被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回平南发动农民运动。
1927年1月,平南籍共产党员苏国忠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平南任乐群小学校长。然后曾祖父、苏国忠、李赤雷组建了平南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平南支部,在平南的农运时期,曾祖父为第一届负责人,同时也是平南党组织的领导,很多党组织成立的时候都曾祖父都去授权、授任,哪个乡镇有党组织成立他就去到哪个地方,到过马练、六陈、北河等地方去做授权授任的工作,对当地的农民运动和党组织建设也是尽心尽力。从此,平南农运直接在曾祖父以及其他共产党员的领导下得到了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广西农民运动比较活跃的县份之一。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毒杀共产党人,5月,苏国忠被国民党平南县当局杀害,曾祖父和李赤雷被通缉,后几经周折曾祖父被秘密转移到了新加坡做劳工,在那里呆了两年的时间。后来,曾祖父被组织安排了回国,不久,曾祖父和李赤雷又被转移到了玉林,中共平南支部解散,曾祖父在玉林行署做事的时候,在那里当上了旅级参谋,为地下共产党员出谋略。曾祖父到了玉林之后一边从事党的工作,一边四处躲避国民党的追杀,过着担心又害怕的日子,但是曾祖父忠于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始终没有向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低头和屈服,我的爷爷吴与升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出生的,受曾祖父的影响,爷爷爱读书,不贪玩,而且记忆力也特别的强,在小的时候就读名著背诗词,比如读四大名著、背《琵琶行》、《出师表》等等。
在1949年,当时平南设立的学校很少,曾祖父就回到了平南,自己办起了学堂,自己既是校长又是老师,学堂的地点就是设在曾祖父曾经住的地方,后来搬到了马家的祠堂,现在已经被拆掉了,建起了其他房子。后来等到平南解放后,共产党来发展队伍,曾祖父非常热心和支持该项工作,帮助党组织在平南招收学生去入党去培训。在1952年的时候,曾祖父带领他的学生和平南大安的一些群众去打土匪、恶贼,清除反霸,当时曾祖父在大安是非常的有名气。在1958年,受当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曾祖父又去到了玉林工作,在那里办了一个饭堂,特别有名气,曾祖父当时是饭堂的负责人,带头拿出了自家的600斤的稻谷,免费提供给大食堂。
曾祖父在退休之后还自学了医学,我爸爸和我姑姑小时候经常看见曾祖父给别人看病开单,只收一两分钱,而对于那些有困难的病人从来都不收费,还会给钱他们去买药治病,同时在家里也会收治一些特别困难村民,每一个病人他都非常用心去照顾,在曾祖父的眼里,他们就是亲人,帮助他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他的初心,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1974年曾祖父去世了。平南党史办为了记录他的事迹,在曾祖父去世一个月左右,还派人了解之前在农讲所学习的是否还有其他健在的人员,现在在农讲所也都还保留着曾祖父的照片。曾祖父去世后,也有人问过爷爷有什么要求,比如,给自己的子女找工作等等,爷爷当时就直接拒绝了,因为那个时候爷爷是在大新兽医站工作,自己有工作可以自力更生、也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的子女谋私利。
80年代的时候,爷爷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还让我们家成为了村子里的第一家万元户,爷爷也就成了村里的首富。爷爷一共有四个孩子,分别是我的大姑吴冰星、二姑吴慧萍、我的父亲吴延新、三姑吴慧静。在姑姑们小时候特别的勤奋、努力,为了减轻奶奶的家庭负担一起去帮忙放牛、种菜,或者在家养猪,她们没有半句怨言,即是再忙,也从来没有落下过自己的学业,每天都会打灯学习到很晚,该学习的时候就去学习改忙的时候去忙,专心去做每一件事,最终通过她们的努力也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大姑考上了武汉大学、二姑考上了湖南税务大学、三姑考上了广西医科大学。我的父亲吴延新,父亲名字是爷爷为了纪念曾祖父,给我父亲而取的。祖父给我父亲取的这个名字也是希望父亲成为像曾祖父一样的人。父亲也做到了,他像曾祖父那样善良、热心,父亲有时候会到很远的地方去扶贫,一去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一去就是一年。
在我读六年级的时候,满头白发的爷爷还能一字不漏的用白话背过很多以前他背过的诗词,毛主席的诗爷爷几乎全都能背得出来, 70多岁的时候爷爷每天都还捧着书在看。在老家的时候有空还会自己还写几首诗,现在还保存在家里的抽屉。
爷爷的诗
2018年1月25日的爷爷去世了。有一次在听同村的两位长辈聊天的时候听到他们提到了我爷爷的去世,其中一位长辈说了这些话:“你们家真的是有一点风水的啊,从你曾祖父到爷爷到你父亲的这一代每一代都是这样,想当年你爷爷成为万元户的时候,我们家口袋里可能连一百块都没有。”我不迷信,与其说是风水,我更相信的是曾祖父的言传身教、和爷爷及父辈们的不懈努力才换来的成绩。
在这次寻找关于曾祖父的事迹的过程中,我找了不同的人去了解,但是当年和曾祖父同事、或者知道曾祖父事迹的长辈大部分已经去世了,我只能通过一些只言片语或者少许的资料,勾勒出曾祖父的生平。再结合小时候爷爷告诉我的曾祖父的事迹,我也大概认知到曾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聪明、好学、勇敢、无畏,为了党的事业执着坚守、无私奉献。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需要向老一辈的学习,将那个年代的那种不畏惧、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继承下来,因为我们是新时代的继承人也是新时代的主力军。历史将铭记为共和国的缔造做出贡献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在这里我们享受人生,在这里我们工作,学习享受一切物质的还有精神上的富足,我们不能忘记像我曾祖父那一代人,为共和国的诞生出生入死那代人,因为他们我们才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