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2 131
青马风采
首页 > 青马风采 > 2017-2018社会实践
我身边老兵的芳华岁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17学前2班 陈瑶    点击数:16244

中国是一个革命历史悠久的国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是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又一课题,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我响应了党的号召,组织参与了这次寒假实践活动。

因为了解到我的大姑父陈运良是一名退伍军人,所以我对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更加深刻认识了革命史以及这个时代的变迁。

陈运良,1963年出生,新登镇万泉村人,1979年入伍,1985年退伍。

说起大姑父陈运良的参军,还很有些实在因素。1979年,那时他刚满16岁,在村里当赤脚医生,也就是打打预防针,打吊瓶之类的。虽然当时也算是有文化的,但毕竟只上了一学期初中,要完善自己的医术,还非得另找门路不成,于是,他想到了参军。

那一年,是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改革开放正确4道路的第一年。中美建交,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和日渐走向复兴繁荣的中国,而同时,一场大战也一触即发,波尔布特胡搞一气,内部分裂。5月,亲越的韩桑林在越南成立流亡政权,11月,苏越签订军事条约,支持越南追于大国梦,于是12月25日,越军迫不及待地进入柬埔寨,导致中国决定扩大对越作战规模,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

就在这危机存亡之时,大姑父陈运良和当时富阳的300多个新兵一起被派驻到了江苏江阴,同属炮九师。首先是新兵训练3个月,那会儿正值冬季,寒冷交迫,大伙儿每天都凌晨起床,全副武装负重跑10公里;在冰雪中一连站几个小时的军姿,遇到雨天,汗水、雨水和泥土就裹在一起,人就像塑像一样;擒拿格斗训练在沙土地上进行,整天摸爬滚打的,每天晚上下训之后衣服都是混杂了各种泥土的异味,这真的是充满意志力的训练,枯燥又无味,每天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都是自己在和自己做思想斗争,更不用说那火食,带沙子的菜,夹生的米。那个苦是我们至今都无法想像的,在队列训练中,站一节军姿下来,脚就不会走了,齐步一天下来,就会成机械人了,跑步一天下来,炊事班炒菜可以不用盐了。不仅如此,有时候可能还要经历心理上的煎熬,如果让班长或者老兵,看着不顺眼了,你还会有一次“全身按摩”。因为在那个时代,老兵不把你当人,经常使唤你、打你、骂你,并且你还要忍受,上告和反抗是没有用的。一开始大姑父觉得很不适应,后来日子久了,也就成为习惯了,对于正在发育的新兵来说,给予一定节制和束缚,倒能使身体变得更为结实。不然,盲目地吃喝和放纵,可能演变为盲目地肥胖和臃肿,毕竟不是谁都能上场打仗的。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早该做好吃苦的准备。这一点,倒很合大姑父的胃口,“苦点算什么,重要的是,它能把一个人给压结实了。”一个人,只有缝隙小了,干起事来,才能有劲,何况是军人。

1984年5月,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继续怂恿越南入侵中国,而越南自1979年后就一直骚扰中国,还派兵侵占了老山这个重要战略位置,依托复杂的地形,布下了大密度的防御阵地,在整个老山地区形成了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阵地,导致了中国军民大面积流失,硝烟一片……

大姑父所在的炮九师,也响应了党的号召,奉命前往老山,支援那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那边的天气很不适应,白天热,晚上冷,条件十分艰苦,很多人感觉水土不服,将近三个月的技术训练,换句话说,是一场没有敌人参战的自我磨练战,战斗打响,就是血淋淋的残酷。身为话务员兼军械员的大姑父,对此还记忆犹新:有个话务员,与他在同一个团,是指挥连的。战斗间歇断了线,大家叫他不要去接线,他不听,去接,结果炮弹打过来,他永远不会说话了……但大姑父他没有害怕,那年的炮九师有不少士兵写了请战书。组织上要求他们自愿,去帮前沿步兵挖猫耳洞(防空洞),圆形的,可藏二、三个人。为了防止敌人的炮弹偷袭,他们就藏在猫耳洞里,有次炮弹从空中飞过来,他们就一起藏在猫耳洞里,足足三个月。别看炮兵管的都是炮,不用到处跑,可有时候,那炮声就像是心脏里的炸弹。真想把心脏隔开来,这样闷,足以把一个人闷死。但是大姑父他心里知道,再艰难都得熬着,这不是和平时代。至少对军人来说,生活就是硝烟战火。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身处何方,自己的世界会不会突然黑了。

在采访过程中,我曾问过姑父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您有没有后悔过?”他笑着对我说:“从来没有,组织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与灾难,战士们顶着高强压力下的放手一搏。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有过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惊天壮举,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被遗忘的。

1985年退伍之后,他光荣地回到了万泉村,开始了新的工作,当时去了松溪马铁厂,做车工,是个苦力活,但大姑父从部队里带回来的实干的作风,还是起了重要的作用,待遇要比国营企业低,只有四十块,厂里共有三十多个人,他一直努力工作,业绩处于上方,所以没过多久他就被调去跑供销。

到1992年为止,改革开放还只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家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重心在农村。那一年,姑父被调到富阳市建筑五金厂,并成功晋升为副厂长,按理说,这日子应该很好过了,但这军人的破脾气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由于和厂长合不来,看不惯他每次让人进货却不付钱的行为,他主动辞去了副厂长的工作,这意味着一切都得从头做起。而且这样的待遇是他多年打拼下来的结果,一放手,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在事业和诚信面前,他最终顺从了内心,思索许久后他决心自己创业,白手起家。可是他当时没有资金,也没有渠道,一切都得靠自己。

他找到了杭州计量局的一个朋友,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跟计量局合作,办一个建筑钢模配件厂,事情最终定下来了,可投资资金还远远不着边儿。他只好放下了脸面,一户户地走亲戚,借钱,好说歹说才凑足了三万元,勉强起步,但万事开头难。1993年,由于产品的挤压,又由于卖出去的产品很难收回账款,他的企业处于无力走步的状态,如果他就此打住,必定血本无归,他还得去寻找其他的投资项目,而此刻的他已经成家,一家人的生活处境也岌岌可危,可是不要忘了,除了商人这个身份外,他同时还是一名军人,军人的生存意志让他想到:既然是合作,为何不向计量局借点钱呢?这个念头一再在头脑里冒出来,于是他就开口了,而计量局果真借了他二十万,期限是三年,然后他又向银行借贷五万元作为流动资金。企业可以运转了,但产品依然没有出路,怎么办?姑父不得不寻找其它的生产投资渠道。他认准行业形式,开始搞马铁。果然,1997年,产品势头一下子就上来了。回忆起创业的艰辛,大姑父总有种涩涩的感觉。当时经常发货去椒江,每次都是晚上去,想瞌睡,在车上很难睡着。车子一跳,人就醒过来。第二天早上,又红着眼卸货,直到晚上才回到家里,一个月至少有十多个晚上,是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游离的,飘飘渺渺,有一次去绍兴的中巴车上出差,大姑父甚至站着站着,就睡到了人家的脚上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好在马铁厂最终有惊无险的办起来了,万泉村基本没有厂,姑父的厂子可谓3是村子的救命稻草,在他的带领下,万泉村的经济也就被慢慢盘活了,当时,市场经济也在完善阶段,农村改革继续深入,在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万泉村可谓是实现了共同富裕这个词,而大姑父也因此取得了村民的信任,村民相信他从部队里带回来的实干工作可以延续村班子的廉政建设,1999年,他被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就像村民说的:“他的头脑可以带领大家致富。”围绕着怎样把村子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小康村,姑父可是动足了脑子,也干了很多实事,1988年,带领村民修路,自己捐赠2万,又鼓励村民捐赠23万,修了一条长为3000米的柏油路,外至富新生国道线,内至万泉村里,使原来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的泥路,彻底地被压在了现代化的水泥地下。2000年,修水库,2001年,为了活跃村民文化,修建了大礼堂,2004年,从温岭引资建成红砖厂,使村里的经济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说,现在的大姑父,是一位带领万泉村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也是一位充满理想抱负的实干企业家。

听了姑父的经历,我可谓是受益匪浅,无论是革命时期的爱党爱国,勇于拼搏的精神,还是探索社会建设时期的果敢谋略,亦或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坚守,担当,无不体现了一位党员高尚的道德品质,我对姑父的情感不仅是仰慕,佩服,更多的是尊敬,作为走在时代前线的老革命家,时刻顺应国家的发展趋势,遵从历史的变迁,观望社会走向,从夹缝中不断求生,对此表以深深的崇敬。

而作为新时期的学子们,我们一定要胸怀大志,万万不可庸庸碌碌的混日子,要把老一辈身上的精神品质继续弘扬传承,时刻谨记组织的教导,向红色经典致礼。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17学前2班

陈瑶


尾部_new_ggpx2


 课程数 [ 0 ]   总人数[ 0 ]   访问学习次数[ 0 ]  
在线人数[ 0 ]   当日登陆人数[ 0 ]   当前批次参训人数[ 0 ]  
主办单位: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学生联合会
承办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技术支持:湖南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15386415940  
湘ICP备12002485号-1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