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在太原的我,为太原骄傲为太原自豪为曾在太原浴血奋战的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东山战役: 先选棺材再上战场
郭舂发,男,74岁,太原战役中为华北野战军十八兵团62军186师556团战士。
“大家都知道,解放太原是国共内战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次战役中最激烈的是东山一战,我的很多战友就死在这一仗上。”
“当时,我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上战场没觉得怕,但也根本没想着能活下来。当时我军驻扎的村子里有任务——做棺材,老百姓每天都在做棺材,山沟里密密麻麻放了数不清的棺材。这些都是给我们准备的,上战场前自己选一个,上去就别打算下来,像我能活到现在的只能说是命大。”
“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阎军残部全部缩到太原。我军驻榆次县休整,为进攻太原作战斗准备。原计划于1948年10月18日开始太原战役,但在10月2日,缩在太原的敌人向小店地区反扑抢粮,我军积极应战,10月4日太原战役提前打响。“东山,是太原的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阎锡山用了近10年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东山上修建了3000多个钢筋水泥碉堡,在北起牛驼寨,南至山头,长达8公里的防御线上,修建了牛驼寨、淖马、小窑头、山头四大要塞。要塞各由3—15个大小山头和村落,几十个钢筋水泥碉堡和野外工事,构成了坚固的集团防御阵地。这四大要塞,距城垣2—15公里,低于东山主峰200米,高于太原城区300米,可直瞰城垣,是阎军在太原外围的主要支撑点,也是我军进攻太原的最大障碍。”
“10月26日晚,我军发起攻击。这场恶战,是太原战役中最紧张最激烈的战斗,各要点阵地,我军一次又一次攻占,敌人一次又一次进行反扑。阵地上焦土三尺,尸体成堆,敌军损耗1万余人,我军伤亡8500人。直至11月12日,东山四大要塞全部被我军攻占。”
“直到现在,我人老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可当年参战的事却是记忆犹新,我那么多的战友都一个个倒下,我为他们痛心,也为他们深感骄傲。在太原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幸存的我更加思念逝去的战友,我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后人。”
年少时的英勇无畏,年迈时的深深骄傲。郭春发爷爷的回忆着实让我受益良多同时也让我对战争对奉献有了更深的理解,残酷无情的战争和眼下安逸和平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更让我懂得了珍惜眼下的美好时光。
“刚解放的太原,真是个烂摊子”
何文:86岁,太原解放后,为太原军管会工业接管组成员。之后任太原市进山中学副校长。早在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为了迎接太原的解放,党中央和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榆次组成了接管太原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
4月24日凌晨,在太原战役的最后阶段——总攻之前,接管太原的临时权力机构——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军管会)宣告成立。徐向前为主任,罗瑞卿、赖若愚、胡耀邦为副主任。
4月24日上午10时,解放军战士攻进城内,1300余门大炮,数以十万计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倾泻于城垣,密集的爆炸声有如天崩地裂。
攻城战斗结束后,军管会跟着进城,并辖属军队和政府两大系统政权机构:军队系统为太原警备司令部,政府系统便是在榆次县已成立的太原市委、市政府等新政权领导班子。
“我当时20多岁,是工业接管组里最年轻的一个。我跟着军管会进城,城里到处是断壁残垣,遍地是烟火、尸体、饥民和散兵游勇……”死尸和零散枪支弹药遍及全市各处,还有未爆炸的炮弹、地雷等。如不及时清理,将威胁到市区和市民的生命安全,这项工作同样刻不容缓!为此,市军管会发布第一号通令,号召全市居民在指定地点上缴零散的枪支弹药,不准隐匿,否则按私藏枪支弹药罪论处。经过数日奋战,取得显著成绩:共收集、搬运、销毁各种弹药4.3万箱,清除地雷6000余颗,掩埋尸体1200余具。基本上清除了隐患,整洁了市容。
“摆在新政权面前的,可真是一个烂摊子!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第一大难题。全城20余万饥民、灾民,民不聊生,不少人家已断粮数日,吃树皮、草根、豆饼、麦麸度日。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开办粥场,赈济贫苦市民……”
战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磨难与痛苦,更多的是中华儿女决心奋起重塑祖国的热烈雄心。城内的断壁残垣,城外的荒草焦尸,这些画面仿佛在我脑海中一幕一贞的闪过……向为战火中奋战的所有革命先烈致敬!
你所不了解的进山中学
陈屏:84岁,解放后任太原军管会教育接管组成员。
1949年解放时,太原一共有3所师范学校,3所公办中学。进山中学是阎锡山在1922年所建的私立学校。可从这里却走出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优秀学子,他们遍布祖国各地,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前,太原有很多的地下共产党员,而当时的909地下工作站就设在进山中学。当时进山中学的校长是共产党员赵宗复,他是当年燕京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上大学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曾任反帝大同盟燕京大学支部书记。建国后,历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山西大学副校长,太原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山西历史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在进山中学任校长期间,团结和影响了一大批爱国师生,为三晋大地播撒下了革命火种。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曾把不少进步青年输送到解放区。因此,早年的进山中学就是一个诞生共产党员的摇篮,有着光辉的革命传统。
珍惜和平展望未来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真正的体会到历史的沉重感与沧桑,但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影响与力量是不可磨灭不可否认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十分幸运的,我们必须学会珍惜眼前的这份和平这份平静,并竭尽全力去维护她。历史将永远铭记这场持续了6个多月近百万人被无情卷入的残酷战役,这片热土将永远铭记发生在那场战役中每一个荡气回肠令后人感动的故事。愿所有在这场战役中殉难的将士和百姓从此安息,愿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历经沧桑与苦难的龙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