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指导推动青年群众工作发展。
2015年7月,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指出群团组织要努力在党的群众工作格局中实现“众星拱月”“月明星灿”,要求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对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发出了改革的动员令。推动群团改革、实现党的群团工作新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共青团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共青团改革把脉问诊,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研究审议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为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2016年6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正式印发,共青团这个由党缔造和领导的、拥有95年历史和8700多万团员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全面进入“改革进行时”。
形势催人奋进,改革时不我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殷殷期望,广大团员青年热切注目、翘首期待,赋予了共青团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改革前行的不竭动力。
改革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按照《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共青团改革各项重大举措风风火火推行、蹄疾步稳前进,改革的红利正在火热释放。
改革,让团的领导机构更好代表青年
“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是群团组织必须始终把握好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作为群团组织“大脑”和“火车头”的群团领导机构,其成员构成状况相当程度上体现着群团组织的代表性,影响着群团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认可度,影响着群团组织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群团领导机构的成员组成,对增强其广泛性和代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群众自己的组织,群团组织领导机构的成员组成,就是不能过多面向精英,而要更多面向基层一线;不能都是“高大上”,而要有方方面面的群众代表。让群团领导机构更能体现群团组织的本质属性,是群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6年1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的一群年轻人沸腾了,他们的小伙伴徐辉在团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现在他们的声音可以便捷地传递到共青团的顶层决策机构,许多思考和建议还最终被吸收到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中。
和徐辉一样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年轻人,在团中央委员会和常委会的占比已分别达到50%和25%,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社会组织骨干、自由职业者等新兴青年群体和基层一线的团干部、团员走进了团的各级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通过团代表作用经常性发挥机制和共青团全委会、常委会工作规则等一系列新机制,将各个领域团员青年的意愿和声音,更充分地反映到团的领导决策过程之中。
改革,让团干部队伍更加充满活力
事业是靠人干的,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事业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全面加强群团干部队伍建设,强调群团干部要由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的人来当,选配群团干部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应该不拘一格。
怎样打开用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丰富培养机制,大力激发增强团干部队伍的活力,使团干部队伍成为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坚强力量,使团的岗位成为锻炼青年干部和各领域青年人才做好群众工作本领的重要平台,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一环。
改革中,团中央“减上补下”,精简一批机关专职干部,带动省(区、市)团委精简编制充实到基层,还通过选配挂职和兼职干部的方式,补充同等数量在岗工作力量。
改革选人用人方式,就是要有新的思路。团中央在坚持党的好干部标准的前提下,本着符合共青团组织特点、灵活选人用人的原则,按照政治可靠、知青年懂青年爱青年的基本要求,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职级限制,从党政军等各领域、各行业首批选拔了43名挂职干部,全面参与机关日常工作;选拔了30名有议事能力的先进青年典型、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干部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来,在重要事项决策和推动重大工作中发挥优势、凸显作用。
2016年12月26日,团中央微博发起的旨在展示中国制造、提升“四个自信”的话题活动#中国制造日#,在网上推出当天阅读量就达1.8亿,被多个专业舆情机构列为“全年最具影响力话题”“正能量宣传经典案例”。该活动正是由团中央宣传部的4名挂职干部和兼职干部参与创意策划和组织实施的。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姚建龙担任团中央权益部挂职副部长之后,在推进青少年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来自重庆某律师事务所的周密担任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兼职干部之后,在一些典型个案上积极发声,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专、兼、挂相结合,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具有不同身份的青年骨干聚合在一起,既相互取长补短,又相互学习激荡,共同为青年群众工作献计出力,产生了“1+1+1>3”的效应。
改革,让团干部走进青年
群众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群众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有困惑、有困难的人。群众工作,怕的就是发号施令、隔空喊话、搞热闹一阵子的形式主义,要的就是长交往、动真情、切实解决问题。做群众工作,不能只是坐在机关大楼,靠着电话传真或者仅仅是“键对键”的方式开展,而是要努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困惑的过程中,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干部要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群团组织必须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群团干部特别是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常态化、制度化,成为每个干部的习惯和自觉,大部分工作时间要到群众中去。
在共青团改革中,为大力推动团的机关干部走进青年,作出了“8+4”、“4+1”、“1+100”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打出了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的组合拳。“8+4”就是力争每年一半的机关干部在机关工作8个月、在基层工作4个月,“4+1”就是机关干部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在基层工作1天,“1+100”就是每名团干部要与100名团员青年保持经常性联系。目前,团中央和省级团委已有3批共计1030名干部下沉基层4~6个月,团中央机关所有在岗干部每周都在基层工作1天,全团20多万名团干部参与“1+100”工作,联系普通青年1600多万人。
团中央和省级团委开展机关干部全员参加、每年度为期3周的“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还定期举办“机关开放日”活动,邀请各领域团员青年走进团的领导机关,进行参观座谈交流。
这些制度安排,让团的机关干部腾出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和田间地头、社会组织,在与基层团干部一起摸爬滚打中,在与广大基层青年交朋友、同生活、共劳动中赢得了认可、锻炼了本领、增进了感情。
走进青年的火热生活,关心青年的安危冷暖,同享青年的喜怒哀乐,这为团干部施展本领打开了广阔天地,团的工作越来越做到了青年的心坎儿上。
改革,畅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
基层是群团组织的“神经末梢”,是群团工作的“桥头堡垒”。群团工作实不实、活不活,关键就在于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组织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要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
380多万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实体店”。它们的“客服人员”够不够、条件设施好不好、产品服务精不精,直接决定了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用户体验”。
长期以来,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阵地成为制约基层共青团工作活力的瓶颈。为了打通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共青团推出了夯实基层的一系列实招。首先是基层团干部得到加强,比如在共青团改革试点中,上海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团干部专人专职专岗公务员身份配备,重庆设立了乡镇(街道)群团工作综合岗位。其次是通过配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充实基层团的工作力量,努力实现在2020年组建完成20万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目前已达6万人规模。再次是大力推进“青年之家”建设,目前全团已建成“青年之家”4.3万家,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在经费、资源、项目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已成为团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思想自觉和工作习惯。
改革,让团旗在互联网上高高飘扬
当今时代是信息网络时代,当代青年是“网络生存”的一代。共青团作为青年的组织,在互联网上大有可为。反之,如果跟不上互联网前进发展的步伐,团组织就会面临被时代和青年淘汰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共青团组织加强网上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全体团员争当“中国好网民”,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发挥积极作用。
共青团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对互联网比较熟悉,在开展网上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既要补短板,也要强优势。举全团之力向新媒体进军,大力用网占网建网,建立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多样、生机勃勃、受青年喜爱的“网上共青团”,是共青团改革重中之重的任务。
以“强阵地、建队伍、发声音、搞活动、推产品”为基本思路的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持续强化。由7.2万个认证微博、2.1万个微信公众号构成的共青团双微矩阵在网上熠熠生辉,团中央微博稳居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首位,10余个共青团微博进入全国政务微博百强行列,微博这个互联网上最活跃的舆论平台,不时掀起共青团带来的正能量“旋风”。今日头条、知乎、B站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都邀请共青团中央账号入驻,“只要青年在的地方,无论千山万水,团团都赶来见你”成为广受青年传扬的共青团“网上宣言”。
号召全体团员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号召广大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共青团员先进性在网上的每一步延伸,都为网络天空注入一股清新之风。#南海是中国的#阅读量9.8亿、#我和国旗合个影#阅读量5.3亿、#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阅读量4亿……20多个阅读量超过亿次的网络活动,持续兴起网上正能量热潮,“青年好声音”响彻网络。15集《青年网络公开课》全网点击量超过6亿次,《天安门快闪》点击量近两亿次,《画说党史》点击量近亿次……“十大系列”的网络文化产品,让思想引导的内容以清新、亲和、可视化的方式,浸入青年心田。
以打捞青年声音、回应青年关切、服务青年需求为主旨的“青年之声”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平台运用跨时空的网络,收集回答青年问题,并通过众筹、共享的资源动员方式,依托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强化落地服务,让联系服务直达青年。目前,全团已经建立起涵盖省市县、机关高校企业的网络终端近6000个,平台访问量达78.94亿次,接受青年提问1678.78万次,回答问题1347.57万次。同时,注重将“线上”与“线下”打通,建立了“青年之声”线下服务联盟1.3万个,吸纳各领域专家205万名,已开展线下服务活动22.6万余场,覆盖青年7000多万人次。
旨在提升团组织建设信息化水平,实现团的各级组织和团员之间数据动态掌握、信息实时发布、资源有效整合、成果充分共享的“智慧团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该项举措的落地,将实现全团有网站、各级有门户、团员有户口、支部有阵地、干部有窗口、活动有舞台,在信息化纽带之下,团员、团干部、团组织之间将前所未有地快捷深度联系互动。
网络舆论引导、“青年之声”与“智慧团建”三位一体,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深度融合,用网、占网、建网齐头并进,一个让青年“触手可及”、让服务引导青年工作彰显活力的“网上共青团”,正在倾力打造、倾情呈现。
改革,让管团治团严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强调团员要有先进性和光荣感,不能是不是团员没有什么差别;强调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要建在哪里,特别要注重对新领域和新兴青年群体的覆盖。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是适应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需要,都要求把从严治团摆到突出位置。
团中央全面落实中央巡视组巡视整改意见,切实加强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全面贯彻从严治党。各级团组织通过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等,教育引导团干部切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强政治、强能力、强业绩、强作风,做共青团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团的事业增光添彩,成为广大团干部的自觉追求和不懈实践。
制定下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团员发展的“入口关”越来越严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推动团员将身份亮出来,让团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带动更多青年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团员的本色正在得到展现。组织发动全体团员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组织团员青年骨干参加团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青年突击队等,走在服务大局、奉献社会的第一方阵,让团旗和团徽闪耀在社会最需要的各个角落。
制定各领域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巩固学校、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基层团组织,拓展非公、社会组织、园区、互联网等新领域基层团建,推动区域化团建,构建纵横交错的基层团组织网络体系,团的基层组织正在努力向青年聚集的每一处地方延伸覆盖。研究制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日益走上规范化轨道。与教育部联合制定高校、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高校、中学团组织在全团的基础性、源头性地位得到巩固加强。
与此同时,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和团中央直属单位的改革,也正在有序有力地一体推进中。
严就是爱,党对共青团寄予厚望。治团就是要真抓真严、敢抓敢严、常抓常严。要通过从严治团,让团干部更像团干部、团员更像团员、团组织更加充满活力。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东方巨龙的腾飞,激励呼唤着广大团员青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青团改革必将勇往直前,一个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的共青团,必将更加广泛紧密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业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立红 陈凤莉 黄丹羽)